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

臺灣的三房兩廳


從高雄北上,一路至遙遠的「台灣對角線」一蘇澳,在這個吃風喝雨的城市,利用了短暫假期到宜蘭看了看當地的建築,不同於都市的林立高樓,發現許多設計得很具特色,頗有地方民情。我駐足於田野問小路,路旁屋裡的一對年輕夫妻正吃著飯,從建築外觀看應是落成不久的房子,周圍盡是水田,這對從小生長於城市的我而言,不禁好奇農村般的生活是如何運作的?他們的消遣又是什麼呢?也許是冬天灰灰濛濛的細雨與冷氣團的來襲,心中很快地堆滿來自南台灣的鄉愁,原來,不論身在何處,家永遠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地方,也是我們最初來自的地方。自搬遷、外宿求學,至服役的這幾年,不斷移居不同的環境固然有新的生活與刺激,但內心總有個瞬問時刻希望有一天能回到家裡,畢竟那是永遠的避風港。 
談起「住宅」,顧名思義,居住的房子,有別於一般的公共建築物,指人們能夠進行各種活動,特別是有「起居」行為的地方。「家」則是在此建築物裡加入了「歸屬」的意涵,不論是一人獨居或三代同堂,一種長時問,為了一個簡單目的(回家)而存在的一個空問。從過去的莊園、宅第,到今日的大樓、透天厝,台灣的住宅形式歷經許多轉變,人說建築是部活歷史,透過仍存在的建築觀察與思索,或許能一點點推測與還原當時的社會樣貌。 
台灣住宅形式種類多樣,就常見的來看,早期台灣社會的合院式住宅,長輩和子孫們皆住在一塊,彼此互相照顧,重視家族和團聚。後來漸漸出現了新式的透天厝,有獨立一楝也有一戶連著一戶,數樓層高,人們開始向上居住,成了今日台灣鄉鎮普遍的街道景色。建築技術工業化之後,快速且大量建造的大樓及公寓取代了過往,因市中心空問有限,不易取得如郊區般大面積的土地,有的話價格也高,於是空問的限制犧牲了與上一代的聯繫機會,往往得利用過年佳節才能團圓,成為許多忙碌都市人的生活模式。另外大樓的集合式住宅通常由管理員來管制進出的住戶,四處並裝設監視器,也許是有人不喜歡這樣層層監控的居住行為,所以又催生出一種混合前面兩者的社區型建案。其通常離市中心較遠,沒有大樓的密集居住空間和獨楝透天厝的「鄉下感」,也有圍牆隔開了街道形成獨立的生活區域,是某種介於如大樓被保護般的環境和能享有多樓層空間的複合式住宅。 
其它仍有許多獨特的居住形式並未被列舉,如眷村、排灣族的石板屋、達悟族的部落、九份的山城、金門的古厝等等,種種看似複雜,其多元的居住元素卻替台灣整體環境帶來了不可抹滅的養分,住宅的形式理應依地理環境和族群文化有其獨樹一格的模式,但回頭看看當今大城市的天際線,怎卻如此相似?
居住型態的演變,反映了當時社會環境下的人民生活和價值觀,如今報章媒體和新聞不斷成天出現的建案廣告,在氣勢磅磚的口白語調和矯作誇張的文宣設計中,房屋成為一種販賣的商品,曾幾何時住宅等同三房兩廳?等同距離台北101 的車程時問?被簡化與商業化了的居住問題如今任憑建商們操控著全體台灣人民的消費行為,有財力的能自由選擇,收入低的卻不知如何面對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資產。話雖如此,建案一直都有人買所以也才賣的出去,或許在房屋被設計建造之前,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業主,也就是我們自己。縱使台灣已成為已開發國家,但不可逃避地仍存在許多問題:都會區高漲的房價、閒置的老舊建築、無家可歸的遊民、地處順向波的危險建築等等。「居住」儼然成為一生中為之煩惱的目標。
經濟的成長使得人們逐漸往都市集中,城市規模也逐漸向外擴張,究竟是否每個人都需要擠那坪數不多的空間?究竟我們追求的是什麼?和家人吃一頓飯,還是工作打拼籌備頭期款?市面上有越來越多關於「自己蓋房子」的書籍,有些也教導人們如何用較低的價格來成就自己理想的家。居住固然重要,也並非人人都能成為建築師,應思考的是人,住宅終究回到人的身上,絕不只是物質和虛榮的生活。在選擇落腳處前,不妨好好思考居住為何物,觀察並探索一切與人的活動的有趣行為,給居住自由一個機會。

2012年4月9日 星期一

信仰

東一聲 西一晃
世事
晝夜夜晝

思緒散落在訊息的長路
突然遇見一種燃煙味
拉近記憶的氛圍

街上 路旁
田野裡 山坡間
繞幾個巷弄之後

上登一階
龍蟠上下 石鎮左右
提腳一跨
幽靜包覆 瑰麗四面

黑燻燻八角藻井之下
煙霧形塑神聖空間

諸神安座
我深吸一口讓煙霧充滿胸腔
然後執行儀式
迎接
觀音媽祖保生土地
不論
清明端午中元中秋

貢品果香敲響肚子
線香走過了時間
掉落
如初醒般

渺渺迷煙向上捲起意念
無聲無息的送往另一個世界

排瓦推砌層層重簷
燕尾兩旁起翹天際
頂上戴的是
中華文化的千年之冠

2012年2月28日 星期二

總會有


四季換移 真理不變

日出日落 恆常之事


回首窗外陰霾灰濛
冷風陣陣拍打顫動水珠
亂織成細線
稍早停了下來

為與低溫作戰
連日奮力跑起來的思緒
突然也歇在午後
一抹溫暖底下

2012年2月14日 星期二

成為自己


現實生活中,需要我們選擇時,外在環境總是充滿來自四面八方不同的意見,而就在我們明瞭不能「既這樣又那樣」時,猶豫不定的內心往往不由自主地向較安心、安全的選項靠了過去,平安就是福,通常也是大部分人的選擇。然而,若依開頭的例子,結論會是:大家都跳了,所以我也就跟著跳吧。現在的社會,甚至自古以來,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去學習這個環境所需要的技能,以便將來能在群體中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或職位,人們怎麼做我們就跟著做,成為異類並不是長輩們會建議的事情,因為人們會排拒與大家不同的行為。物以類聚使人類長久以來,活得有安全感、受保護,也相信唯有如此社會才會安定、和諧。但大家可曾想過,過去那些不滿於現狀,勇於向不合理體制抗爭的發明家或革命家,若也抱持如此心態,社會還會持續向前邁進,成為今天的模樣嗎?
大學時修了一門英文課,授課的是外籍老師。在一次課堂上,老師長久觀察了台灣學生的學習態度,有感而發的說了個故事,至今仍印象深刻。故事是有個漁夫捕撈了滿滿一籃的螃蟹,他發現螃蟹在籃子裡很不安分,會互相推擠。突然有一隻螃蟹好不容易竄出了頭,努力的想爬出籃子,此時附近的所有螃蟹卻用力地將之扯下,不讓牠往上爬,每次皆是如此。姑且不去討論故事的真實性,老師要說的其實我們台灣學生就像螃蟹一樣,若有人特別用功念書或認真工作,大家就會覺得他想出頭,紛紛勸說「別念了啦。」「這麼努力幹嘛?」之類的話,而不是正面的鼓勵與支持。「螃蟹效應」使得我們經常不敢在別人面前表現的積極或不一樣,傳統文化觀念告訴我們這是內斂和謙虛,但如此卻犧牲了創意和忽略了個人的人格特質差異。此價值觀底下要求的均一化,彷彿是丟棄了人類獨特的心智與個性,而這往往是我們生為人的價值所在。
在今天這個綿密社會制度底下生活的人民,無法自在表達自己,容易被傳統的價值觀所約束。其戰勝了不合理體制、規定或階級成功的人,我們給予革命家或發明家的頭銜;失敗的,我們則視為異類,甚至淪為社會的邊緣人。他們僅一線之隔,但後者卻無法令常人接受。也並非故意和環境不同,應是適時的探索自己,找尋自己的生人目標,並堅定的勇往前進。人非機器,故所有人並不相同,相信生命的存在必有其意義。過程中也許不容易,但絕非一句「不知人生方向,所以就跟大家一樣吧」如此盲目地生活著。若社會的組成是個金字塔,底部是基層的低勞力工作者,中問是中產階級,頂端是企業家或掌權之人,能帶領世界的通常都是最頂部的那一小撮人,財富往往也集中於此。如此可明白他們必然不是芸芸眾生,所表現的行為也絕非「一般」。但不是所有人都要成為領導者,社會是因各種不同的階層組成而得以順暢運作。在人生的旅途上,應努力認識自己究竟屬於三個層級的哪一層,並努力成為「自己」,而不是別人眼中的「你」。
生命只有一次,在人生的終點也不會有人在分數表上打分數,何不用熱情好好燃燒生命?改變世界或許言重了點,但起碼做自己與相信自己是最簡單的一個信念,只要默默在心中種下念頭,相信將來有一天一定會成長茁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