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4日 星期一

臺灣的三房兩廳


從高雄北上,一路至遙遠的「台灣對角線」一蘇澳,在這個吃風喝雨的城市,利用了短暫假期到宜蘭看了看當地的建築,不同於都市的林立高樓,發現許多設計得很具特色,頗有地方民情。我駐足於田野問小路,路旁屋裡的一對年輕夫妻正吃著飯,從建築外觀看應是落成不久的房子,周圍盡是水田,這對從小生長於城市的我而言,不禁好奇農村般的生活是如何運作的?他們的消遣又是什麼呢?也許是冬天灰灰濛濛的細雨與冷氣團的來襲,心中很快地堆滿來自南台灣的鄉愁,原來,不論身在何處,家永遠是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地方,也是我們最初來自的地方。自搬遷、外宿求學,至服役的這幾年,不斷移居不同的環境固然有新的生活與刺激,但內心總有個瞬問時刻希望有一天能回到家裡,畢竟那是永遠的避風港。 
談起「住宅」,顧名思義,居住的房子,有別於一般的公共建築物,指人們能夠進行各種活動,特別是有「起居」行為的地方。「家」則是在此建築物裡加入了「歸屬」的意涵,不論是一人獨居或三代同堂,一種長時問,為了一個簡單目的(回家)而存在的一個空問。從過去的莊園、宅第,到今日的大樓、透天厝,台灣的住宅形式歷經許多轉變,人說建築是部活歷史,透過仍存在的建築觀察與思索,或許能一點點推測與還原當時的社會樣貌。 
台灣住宅形式種類多樣,就常見的來看,早期台灣社會的合院式住宅,長輩和子孫們皆住在一塊,彼此互相照顧,重視家族和團聚。後來漸漸出現了新式的透天厝,有獨立一楝也有一戶連著一戶,數樓層高,人們開始向上居住,成了今日台灣鄉鎮普遍的街道景色。建築技術工業化之後,快速且大量建造的大樓及公寓取代了過往,因市中心空問有限,不易取得如郊區般大面積的土地,有的話價格也高,於是空問的限制犧牲了與上一代的聯繫機會,往往得利用過年佳節才能團圓,成為許多忙碌都市人的生活模式。另外大樓的集合式住宅通常由管理員來管制進出的住戶,四處並裝設監視器,也許是有人不喜歡這樣層層監控的居住行為,所以又催生出一種混合前面兩者的社區型建案。其通常離市中心較遠,沒有大樓的密集居住空間和獨楝透天厝的「鄉下感」,也有圍牆隔開了街道形成獨立的生活區域,是某種介於如大樓被保護般的環境和能享有多樓層空間的複合式住宅。 
其它仍有許多獨特的居住形式並未被列舉,如眷村、排灣族的石板屋、達悟族的部落、九份的山城、金門的古厝等等,種種看似複雜,其多元的居住元素卻替台灣整體環境帶來了不可抹滅的養分,住宅的形式理應依地理環境和族群文化有其獨樹一格的模式,但回頭看看當今大城市的天際線,怎卻如此相似?
居住型態的演變,反映了當時社會環境下的人民生活和價值觀,如今報章媒體和新聞不斷成天出現的建案廣告,在氣勢磅磚的口白語調和矯作誇張的文宣設計中,房屋成為一種販賣的商品,曾幾何時住宅等同三房兩廳?等同距離台北101 的車程時問?被簡化與商業化了的居住問題如今任憑建商們操控著全體台灣人民的消費行為,有財力的能自由選擇,收入低的卻不知如何面對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資產。話雖如此,建案一直都有人買所以也才賣的出去,或許在房屋被設計建造之前,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業主,也就是我們自己。縱使台灣已成為已開發國家,但不可逃避地仍存在許多問題:都會區高漲的房價、閒置的老舊建築、無家可歸的遊民、地處順向波的危險建築等等。「居住」儼然成為一生中為之煩惱的目標。
經濟的成長使得人們逐漸往都市集中,城市規模也逐漸向外擴張,究竟是否每個人都需要擠那坪數不多的空間?究竟我們追求的是什麼?和家人吃一頓飯,還是工作打拼籌備頭期款?市面上有越來越多關於「自己蓋房子」的書籍,有些也教導人們如何用較低的價格來成就自己理想的家。居住固然重要,也並非人人都能成為建築師,應思考的是人,住宅終究回到人的身上,絕不只是物質和虛榮的生活。在選擇落腳處前,不妨好好思考居住為何物,觀察並探索一切與人的活動的有趣行為,給居住自由一個機會。